聆聽這世界的美好


我很喜歡自己準備的音樂有詢問度。
每每下了課有學生跟我要音樂,我整個售後服務相當完善。
都會一個一個要mail,回家時一一寄給大家,或是在臉書固定整理出詢問度高的歌曲和大家分享。

今天從淡水捷運回程的路上,
我一直在想著,為什麼這樣的小動作會令人覺得開心。



最後整理出來的結論,應該是我很喜歡和人溝通的感覺。
有人喜歡我準備的音樂,代表對方能夠接受我一部分的思維。

溝通的工具,可以不僅是語言,也可以是音符、是歌詞、也可以是一個眼神的相對。

大學時念英國文學,是希望能夠有個語言工具,能和各式各樣的人溝通,畢竟這是全球的指標語言。
而文學當中所學到的詩詞、賞析的音樂和電影,都是另一種形式與創作者的對談。

就像一些理工咖,也有它們一套的Bios溝通法,雖然駑鈍如我真的無法理解裡頭的涵義。
今天下山時和一個資工系的學生聊天,他一講到他們系上的內容,
我突然耳邊只有嗡嗡的雜音,這就是自動換頻模式!
當然,這也是他們的溝通工具。我絕對是站在尊重的角度。

這一兩天,我又開始能夠聽到音樂了。
前陣子的工作煩心,總覺得自己像個聾子般,
我只能配合著節拍作出課堂的動作,而聽不到歌曲中創作者想表達的感情和文字。

每一首歌都是被賦予意義的,
它的功能並不只是出現在Chili’s 餐廳的背景音樂,聊天到一半時還會覺得心煩老是被打斷。
我進餐廳時常常會打斷朋友的對話,和他們提醒現在播放的這首歌是動聽的,是有故事的,
值得你在專注切牛排時,停下刀叉,感受一下副歌。

又或著是,路上逛街時,如果某些店家撥放的音樂是我想要的,
就算沒在裡頭消費,我也會相當寡廉鮮恥地走向前問歌名。

最近我又開始聽的到音樂,是周末交課時,一位學生和我分享她的人生經驗。
她分享著,打從他知道約會這兩字怎麼寫的年紀,就從來沒有空窗過。
幾個月前她和她交往十年的伴侶分開了。
辭了工作,去澳洲遊學了三星期,他說那是她這十年以來,
說不上是最快樂的日子,但是絕對是快活的日子。

散步時她開始聽得到隨身聽裡頭的音樂,
坐在飛機裡,也可以很專心的咀嚼書本的文字,
更新的部落格,身邊友人的留言回應都說他文筆流暢,內容豐富,
和以前的罐頭文章完全不一樣。
沒有工作和身旁人的牽掛,輕盈兩字是她形容最近的生活。

看到自己最近的書櫃都沒有新進貨,覺得自己都不像自己了,
就只是一片教學DVD每天不停地播放。

我們有多久沒有好好靜下來欣賞一首歌,看完一本書?

聆聽,是一堂重要的課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身體各項指數: BMI、體脂肪、內臟脂肪、基礎代謝率

Shad Kriyas : Nauli 瑜伽清潔法:吊胃

釋放腰方肌,背痛不再來